近期電力政策解讀&電力系統近況
今年的用電量展望總體比去年有所改善,預計全年缺口在四五千萬千瓦左右,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華北地區高溫可能帶來用電負荷集中,但國家氣象局預測迎峰度夏期間,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及華南東部地區溫度不會太極端,甚至可能出現洪澇現象,因此今年七八月份迎峰度夏期間,用電緊張情況可能不會像現在這么嚴重。
新能源并網問題是今年的主要矛盾之一,相關政策進行了多方面調整,包括提高新能源裝機容量目標、規范市場秩序、優化配套設施建設、明確責任分工等。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并緩解因無序發展帶來的風險。
儲能作為解決新能源波動性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設立專項資金等。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升儲能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從而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電力市場改革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已有十七八個省份進入現貨市場試運行階段。然而,由于商業模式尚不成熟,高峰時段仍需依靠調度來平衡供需壓力。未來,通過完善現貨市場機制,將有助于緩解調度壓力,提高整體供需關系穩定性。
今年綠證增長迅速主要得益于國家關于綠色能源政策的改變,綠證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一種道義上的支持,而是通過實際校核來驗證其發電脫離了原來的水電審計中心模式,現在購買的是經過校核確認過實際發電量的數據,從而使得綠證具有更高可信度和實用價值。
新興力量特別是以新能源為代表,將對我國的規劃發展、電價、電網結構、輸配電價結構以及調度系統帶來革命性變化。目前儲能資源不足,僅靠煤電脫困,而抽水蓄能受地形限制。未來氫能和空氣壓縮儲能可能成為重點方向。
今年的用電量展望如何?特別是在夏季迎峰度夏期間,各地區的用電緊張情況是否會有所緩解?
今年的用電情況較去年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去年和前年由于水電供應不足,導致跨區域支持力度較大。今年一季度南方電網缺水嚴重,但從4月份開始水電供應逐步恢復。目前華北地區高溫可能帶來用電負荷集中,但國家氣象局預測迎峰度夏期間,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及華南東部地區溫度不會太極端,甚至可能出現洪澇現象。因此,今年七八月份迎峰度夏期間,用電緊張情況可能不會像現在這么嚴重。總體來看,今年供需關系比去年好一些,預計全年缺口在四五千萬千瓦左右。
新能源并網問題是今年的主要矛盾之一,請問在這方面有哪些政策調整?這些政策對后續的電力供應和價格會有哪些影響?
為了促進新能源的發展,相關政策進行了多方面調整。首先,從裝機容量來看,到2030年新能源裝機目標為22億千瓦,而截至去年年底已達到12.6億千瓦,這意味著未來六年每年需新增約1.5-2億千瓦裝機容量。從制造業角度看,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且存在反傾銷壓力,但國內制造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通過優勝劣汰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在投資方面,各類發電企業可以通過信托、銀行貸款等方式進行新能源投資。然而,為了規范市場秩序,新出臺的政策要求各省份保障一定的利用小時數,并優化配套設施建設。例如,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發改委將與國家電網合作進行規劃調整,以適應快速發展的新能源需求。同時,各省政府也需加快審批流程,提高配合效率。此外,為解決并網問題,新文件明確了責任分工,包括做好規劃、優化流程以及確保高質量發展。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并緩解因無序發展帶來的風險。
在儲能領域,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和政策支持?
儲能作為解決新能源波動性的重要手段,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為了促進儲能技術的發展,各級政府正在加快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并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還推出了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儲能項目建設。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升儲能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從而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電力市場改革進展如何?現貨市場運行情況怎樣?
電力市場改革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已有十七八個省份進入現貨市場試運行階段。然而,由于商業模式尚不成熟,高峰時段仍需依靠調度來平衡供需壓力。未來,通過完善現貨市場機制,使各參與方能夠根據自身預判自主決策,將有助于緩解調度壓力,提高整體供需關系穩定性。今年最大的信號是如何更好地讓新能源并網發力,實現高效利用,這也是當前行業發展的主基調。
分布式電網的布局和規劃是如何進行的?
分布式電網的布局需要各省盡快提供分布式規劃給電網公司,由電網公司做好相關的電網規劃。這一過程分為三個層面解決問題,避免過去推諉責任的情況。過去,電網公司在配電網上有統一審批制度和智能化平臺審核項目。現在,地方政府更多介入,與電網公司合作,共同推進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地方政府需按季度互通清單,確保協調一致。今年在新能源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努力。
并網調度方面有哪些新的措施?
并網調度方面,我們采取了多種措施以優先消納新能源。首先,對于保障6小時可補貼的新能源項目,這部分優先進入負荷曲線。其次,對于保障利用小時逐步下降但必須達到90%以上消納率的項目,這部分參與市場交易,并根據不同省份政策決定是否參與現貨市場或中長期市場。第三類是完全進入市場交易的項目,需要自行配置中長期和現貨交易。在這種情況下,煤炭發電企業會根據新能源報量后的剩余曲線進行競價,以確保系統價格穩定。
新能源出力多時對系統價格有何影響?
當新能源出力較多時,系統價格通常會下降。這對光伏發電影響較大,因為光伏發電在中午出力最大,而此時工商業負荷較低,各省采用分時電價將中午設為低谷期,使得光伏發電競價收益降低。然而,今年風能發電競價情況較好,如西北地區、內蒙古和山西等地風能出力不錯,對煤炭發電競價形成擠壓,使得煤炭價格快速回落。
儲能如何參與現貨市場?
儲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參與現貨市場。一種是與新能源項目合并作為一個統一聯絡點,共同競價現貨或申報中長期曲線,這樣儲能沒有獨立效益,只能與新能源共享收益。另一種是獨立儲能運營商,通過大數據租賃設備參與現貨競爭。例如去年甘肅和內蒙古由于缺電嚴重且用戶用電需求增長快,使得儲能在這些地區效益較好。今年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儲能作用,將具備一定商業模式,并且需要給予靈活性政策支持,例如提前40天簽訂中長期協議等。
各省份處理新能源消納的方法有何不同?
各省份處理新能源消納的方法有所不同。例如,有些省份政策寬松,不要求全年初就定下中長期協議,可以提前40天簽訂協議,然后再參與現貨對沖。而其他一些省份則可能要求更嚴格。因此,不同省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策略,以提高新能源消納效率。
今年綠證(綠色證書)增長迅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綠證增長迅速主要得益于國家關于綠色能源政策的改變。例如,中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了鋰電子同比增速高企。這些綠證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一種道義上的支持,而是通過實際校核來驗證其發電脫離了原來的水電審計中心模式,現在購買的是經過校核確認過實際發量的數據,從而使得綠證具有更高可信度和實用價值。
綠電證書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如何?中國在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國際上對中國的綠電證書存在一定質疑,認為其在碳排放計算中存在重復計算的問題。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中國于去年年底頒布了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凡是新能源非化石能源部分的發電量,都可以獲得國家能源局免費發放的綠電證書。這些證書由水電信息中心核實數據后發放,用戶可以購買這些電子證書以證明其使用了綠色電力。今年由于節能減排和能源強度形勢嚴峻,加之前兩年疫情導致化石能源消費增加,十四五規劃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未實現,因此從今年開始到明年年底,對新能源銷量和綠電證書的支持力度將大幅增加。
目前綠電證書市場的需求和價格情況如何?
去年由于國際市場對中國綠電證書認可度不高,需求量較小,因此價格較低,大約為每度電4分錢。今年隨著需求量增加,預計價格可能會有所下降,因為所有新增部分的水電、生物質能等都將納入綠電證書體系,這將大幅擴大供給量。
分布式新能源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分布式新能源發展迅速,并且未來可能更快。國家已經明確所有地方都可以建設新能源項目,包括公園坡地、高速公路頂棚、農業設施等。然而并網問題仍需解決,目前規定如果供電公司無法及時并網,可以先建后并網。此外,分布式交易面臨交叉補貼和社會用電價結構問題,不同等級之間輸配電價需要合理核定,以確保各方利益。
新興力量對我國整個電力系統帶來了哪些變化?
新興力量特別是以新能源為代表,將對我國的規劃發展、電價、電網結構、輸配電價結構以及調度系統帶來革命性變化。目前儲能資源不足,僅靠煤電脫困,而抽水蓄能受地形限制。未來氫能和空氣壓縮儲能可能成為重點方向。此外,今年煤炭價格下跌,使得供應能力充足,全國平均煤價在700-900元之間,相對于基準點上漲20%的空間內,這使得今年夏季供需關系略好于去年。
容量市場及其影響如何?
今年煤炭價格下跌顯著,例如廣東地區中長期煤炭價格僅比基準價值高5%左右,有時甚至低于基準值。這種情況下,全國供應能力充足。今年華中地區負荷最高,但水資源情況良好,因此整體判斷今年夏季供需關系會比去年稍好一些,但仍需關注風力發電競爭情況。
新能源存量項目的保障小時數是否有調整?新增項目的保障小時數情況如何?新增項目是否必須全部進入市場化?
目前,新能源存量項目的保障小時數確實在逐年下降。例如,以甘肅為代表的地區,其光伏發電的保障小時數僅為600小時,而按理說應該達到1,200小時左右。對于新增項目,目前并沒有明確規定必須全部進入市場化。自2021年起,國家取消了對新能源項目的補貼,因此是否進入市場由企業自行決定。目標是到2030年,無論是存量還是新增項目,都將全面進入市場化。目前已有47%的新能源項目通過中長期合同和現貨市場實現了市場化。
在并網困難情況下,新能源企業如何應對保障小時數的問題?
在并網困難情況下,有些新能源企業選擇不要求保障利用小時,而直接進入市場競爭。這種情況下,并網難度可能會降低,因為不需要滿足95%的并網率要求。然而,這也意味著這些企業需要依靠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來獲取收益,而不是依賴于固定的保障利用小時。
新能源中長期和現貨兩個市場報量報價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最佳實踐是同時參與中長期和現貨兩個市場。例如,在陜西和山西等地,新能源企業可以自愿選擇進哪個市場。通過AI智能預測平臺輔助服務,提高預測準確度,從而提升效益。在這種機制下,中長期合同提供基本收益保證,而現貨市場則提供額外收益機會。如果預測顯示未來電價上漲,可以減少中長期合同份額,增加現貨交易比例,從而獲取更高收益。
差價合約在各省執行過程中對新能源電價有何影響?
各省差價合約政策基本一致,即根據發電量與系統價格之間的差異進行補貼或回收。例如,如果發電價格高于系統價格,則政府補貼差額;反之亦然。這種機制確保了發電企業能夠獲得穩定收益,同時也鼓勵其提高運營效率。山西的一些案例顯示,通過有效利用現貨交易,一些企業顯著提高了效益,但如果操作不當,也可能因偏差考核導致虧損。
存量新能源項目如2019年裝機,現在的保障小時數情況如何?
對于2019年裝機等存量項目,當初承諾的保障小時數基本上已經失效,主要原因是并網存在困難。因此,這些存量項目現在普遍面臨著下降后的統一標準,例如600個小時。這一變化反映了當前政策環境下,對所有新老項目一視同仁,不再區分具體年份或承諾。
當前中長期電力回收制度是如何運作的?各省之間的差異如何體現?
中長期電力回收制度主要通過差價合約來實現。具體而言,政府規定了效益應達到的比例,例如鑄件只需多少錢,高出部分將被回收并支付給相關方。對于虧損部分,政府會進行拆分補貼。各省在回收量和目標價方面存在差異,目標價通常以煤電基準電價為基礎上下浮動,而新能源不再按照過去資源省份分類定價,而是根據當地市場情況進行浮動。此外,還需要考慮分時電價。
綠電需求與國內碳交易掛鉤的進展如何?海外對中國綠電的認可程度如何?
目前國內碳交易市場尚未完全解決重復計算問題,因此仍處于半市場狀態。綠電和碳市場之間存在一定脫離,因為現行政策主要關注單位GDP能耗、非化石能源能耗以及非水可再生能源考核機制,并未完全與碳排放掛鉤。目前,中國政策傾向于逐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通過清潔能源發電來降低碳排放。然而,由于二氧化碳核定尚未完全明確,目前主要依靠自愿減排部分(CPI)。海外對中國綠電的認可度也受到這些因素影響。
新能源和儲能未來定價政策的不確定性有哪些因素?
新能源定價政策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加入市場后拉低了整體市場價格,同時系統調節成本尚未傳導至用戶側;二是造價快速下降,但是否已到底部仍存爭議。這些因素導致新能源在承擔系統調節成本時面臨不利局面。此外,儲能定價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各省調峰調節特點不同,有些省份一天充放電兩次,有些只能一次。因此,未來是否引入容量電價仍在討論中。
容量市場機制在儲能領域可能如何實施?
容量市場機制旨在通過競爭方式解決無序新增的問題。目前,無序新增導致很多儲能設施無法發揮作用,因此直接給予容量電價較為困難。未來可能采用容量市場,即設定總金額和總容量,通過集中競標方式讓參與者競爭獲得容量指標,并承擔相應責任。如果無法按要求調度,將面臨懲罰。這種方式有助于減少逐個核查容量真實性的問題,提高整體效率。
儲能領域當前面臨哪些挑戰?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
儲能領域當前最大挑戰是無序新增導致很多設施無法正常運行。例如,一些儲能設備由不合格的一期設備或拆下來的舊設備組成,僅為了滿足審批要求。這種情況下難以給予容量電價。因此,需要甄別真偽并建立有效機制。目前討論較多的是通過無量市場解決問題,即設立總金額和總容量,通過競標方式讓參與者競爭獲得指標,并承擔相應責任,以提高整體效率并減少審核工作量。
目前關于差價合約(CFD)在新能源項目中的應用情況如何?是否有新的政策變化?
目前,差價合約在新能源項目中的應用仍然存在,但各省的具體實施情況有所不同。雖然沒有明確的國家政策禁止新增差價合約,但各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準則。部分地區可能會限制新的差價合約,但總體上,新能源項目仍可以通過中長期差價合約來保障收益。這種方式在國外也被廣泛采用,以確保中長期收益的穩定性。
今年夏季用電缺口不大的情況下,虛擬電廠是否會獲得扶持或補貼?
虛擬電廠的發展并不完全依賴于用電缺口的大小。今年全國平均用電缺口較小,但不同地區存在顯著差異。例如,華北地區近期高溫導致用電需求激增,而華東地區則相對平穩。因此,各地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不同措施。虛擬電廠在華北和江蘇等地主要通過獎勵機制推動發展,這些地區沿用了過去的邀約方式,即根據可調度空間給予獎勵。而隨著電力市場的發展,虛擬電廠逐漸參與市場調度,通過現貨交易實現優化套利。
虛擬電廠與現貨市場結合后,其超額收益回收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超額收益回收機制因省份而異,沒有統一標準。在某些情況下,當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進行超額回收。例如,在山西,新能源發電企業可以通過現貨交易獲得較高收益,如去年每度電能達到一元,這樣即使有超額回收機制,也不會影響企業積極性,因為其基本收益已經得到保障。各省對超額回收的門檻和標準有所不同,有些省份設置了較低門檻,引發了一定爭議。
目前我國現貨市場的發展狀況如何?哪些省份已經開始運行?
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18個省份開始試運行現貨市場,其中山西和廣東被認為是正式運行市場,而山東由于政府干預力度較大,目前尚未被認可為正式運行。其他省份主要處于試運行階段,包括長周期結算、短周期結算和調度試運行等多種形式。這些試點為未來更多省份加入現貨市場奠定了基礎,并且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更多省份正式啟動現貨交易。
在虛擬電廠發展的過程中,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是否具有先發優勢?
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確實具有一定先發優勢,因為它們擁有廣泛的服務網絡和豐富的資源積累。例如,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旗下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在售電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并且具備強大的調度能力。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公司的服務質量和效率仍需進一步驗證。因此,對于其他新興企業而言,在現貨市場尚未全面開展之前,應抓緊時間研究虛擬電廠機制并積累資源,以便在未來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鋰離子電池與碳排放掛鉤方面,目前有哪些進展?企業購買鋰離子電池的目的是什么?
當前鋰離子電池尚未直接與碳排放掛鉤,但相關進展正在推進。例如,我國已推出帶有綠證(綠色證書)的發電子書,該證書包含區塊鏈技術,可以追溯到具體用電影響,從而計算出產品碳排放量。這種綠證國際上逐漸獲得認可,為企業證明其產品碳足跡提供了依據。因此,企業購買鋰離子電池不僅是為了提高能效,還希望通過綠證證明其產品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從而提升競爭力并滿足歐盟等國際市場要求。
國際市場上關于碳稅和綠電的進展情況如何,尤其是與歐盟的談判?
歐盟計劃在2026年開始征收碳稅,如果使用完全由綠電制造的鋼鐵,將無需支付歐盟的碳稅。目前,中國正在積極與國際組織和多個國家進行談判,以確保我們的綠電機制能夠得到國際認可。雖然英國和印度在這方面持反對意見,但隨著我們不斷完善相關機制,與這些國家的談判將變得更加順利。總體來看,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進展相對較快。
目前綠證(綠色電力證書)的溢價情況如何?
去年全年,國內綠證的溢價部分大約為每度電4分錢。今年到明年的具體溢價情況尚不確定,但預計可能會有所下降,因為目前需求量還沒有達到很高水平。然而,隨著未來考核機制的啟動,特別是對于高耗能企業來說,由于煤電用量過高,他們將不得不購買更多的綠證,這可能會導致溢價部分上升。
國內外綠證價格是否存在差異?
去年國內國網區域內的平均溢價為7分錢,而南網區域則為2分錢多一點,整體平均下來約為4分錢。海外市場也有類似情況,但具體價格可能會有所不同。目前所有發放的綠證都已經分配完畢,在進行綠電交易時,會先扣除溢價部分,再商討電量部分的價格,從而體現出議價能力。
來源:正點光伏
近來,“數字化轉型”成了一個高頻詞,且熱度不斷在增高。業內許多人士都在談論這個話題,大有誰不談“數字化轉型”誰就是個“落伍者”之狀。為便于在相同語境下討論問題,今天我也湊個熱鬧,以“數字化轉型”為題,談一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