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
7月17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了解到,全國目前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過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
其中,圍繞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目前已改造78億平方米建筑,進一步提升了建筑安全和節能水平。圍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去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7萬個,加裝電梯3.6萬部。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已達2.26萬個。
此外,全國已實施完整社區建設項目2900多個,精準補齊“一老一幼”設施3500多個,更新改造老廠區、老商業街區等2600多個,建設和改造醫療、體育、教育、文化設施近1.5萬個,改造城市燃氣等各類管道約10萬公里,修復城市破損山體4.97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城市綠地3.4萬公頃。
2024年1月份以來,地方兩會陸續召開,為2024年工作定下基調。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24年經濟指標預期目標和主要發展任務。
絕大多數省份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作為今年工作重點任務,并提出了2024年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城市更新等的具體建設目標。具體如下:
北京
深化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新模式和新路徑,推進地上地面地下空間一體化改造提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2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推進核心區平房整院落退租、完成申請式退租2000戶,啟動危舊樓房改建2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個。抓好一批區域更新項目,推動老城煥新、家園增色、生活添彩。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積極推進地下管網建設。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推動城市更新模式創新,加強更新成本管控、資源統籌,完善“三師”負責制、規劃土地、標準規范、財稅金融等更新政策。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充分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推動一批老舊工業區、商業商務區、風貌保護區、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外灘“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項目。
持續釋放城市更新生產力。統籌優化生產、生活、生態布局,推進業態更新、功能更新、品質更新、有機更新。增強產業承載能力。圍繞提升中心城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著力引聚高端資源要素。打造特色金融集聚標志區,有序推進解放北路、友誼北路、東疆綜合保稅區、“于響”中央商務區分別建設金融歷史文化區、金融發展活力區、租賃創新示范區、產業金融發展區。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啟動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施7個城市更新項目和一批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27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開展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制定城市燃氣、供熱、供水等老舊管網改造計劃,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區域有序實施改造,今年改造燃氣管網623公里、供熱管網150公里、供水管網30公里……提升鼓樓、古文化街等特色街區品質,著力強化城鄉結合部、次支道路、背街里巷等精細化管理。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進城市更新,全市域開展城市體檢,編制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15分鐘生活圈等專項規劃,接續推進城市更新項目,推動109公里兩江四岸治理提升,新開工改造城市危舊房7043戶,強化城市供排水管網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深入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基本完成保交樓任務,開展“兩久”項目處置攻堅行動,合理確定供地規模、結構和時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快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保障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萬戶以上、燃氣老舊管網800公里、供熱老舊管網500公里,推進城鎮生活污水管網補短板攻堅三年行動,擴大智慧供熱面積。
統籌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開展城市體檢。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地下管網改造,改造老舊小區700個、老舊管網4600公里。建設海綿城市,實施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統籌推進“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城市水廊和完整社區試點建設,打造更多高品質生活空間。大力建設保障性住房,推動將符合條件的進城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老舊管網改造,擴大垃圾分類覆蓋范圍,提升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平穩有序處置金融風險。
著力深化城市更新攻堅行動。實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穩妥推進160個老舊片區綜合更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56萬戶,加快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施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市政設施網,更新老化燃氣管道600公里,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新增綠色建筑1億平方米以上。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推進智慧城市、韌性城市建設,系統治理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城市病”。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開展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老舊管網和城市危舊房。規范物業管理服務。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特色風貌塑造。建設公園綠地。推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試點,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
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全面開展城市體檢,突出安全韌性、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對城市短板弱項進行全方位檢查,做到先體檢后更新。完善水電路氣暖等市政設施和垃圾、污水等環保設施,更新改造老舊管網4000公里以上,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開展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醫療衛生等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功能齊全的完整社區。抓好城市生態修復,建設一批街頭公園、便民綠地、城市綠道。開展歷史文化街區摸底工作,建立保護名錄,有序穩妥做好老街巷、老建筑、老廠區的修復保護和活化利用。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高質量協同推進城市更新、精細化管理和文化傳承保護,以繡花功夫和歷史耐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生命線安全等工程,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系統化全域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穩妥有序推進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實推動城市地下管網、新市民和農民工保障性住房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實施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行動,構建特色鮮明、近悅遠來、活力迸發的安徽城市矩陣。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更好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推進“住有宜居”,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要結合城市更新行動,一體推進管網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完成燃氣、供熱、供排水管網改造1500公里和老舊小區改造1185個,啟動城中村、城邊村燃煤散燒綜合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加快城區集中供熱改造,讓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著力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檢,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努力讓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
有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深入推進城市運行精細化管理,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以人為本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一群兩區多點”城鎮化空間體系,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城市生命線工程,加快完善地下管網,改造城鎮老舊小區住房2.75萬套,持續推動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提升城市載體功能和城市品質。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推動養老托育、社區服務、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等城市公共服務有機嵌入社區。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加快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布局,著力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找準投資和消費同向發力的結合點,著眼解決青年人、老年人、老舊小區和危舊房居民等群體住房需求,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燃氣、供水、排水等老化管網改造,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150個。加大民生領域投資,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動建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突出補齊短板,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速海綿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等建設。突出提升品質,鼓勵各地結合城市更新,優化規劃設計,合理匹配產業、居住、交通、設施等功能,打造十五分鐘便利生活圈,推動產城人融合。新啟動城市片區綜合開發、完整社區建設等省級樣板工程16個,實施“口袋公園”、風雨連廊、加裝電梯等城市微改造。保護好傳統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讓城市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有底蘊。
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新增籌集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8萬套(間),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00個以上。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樹立以人為本的城鎮發展新理念,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支持成都有序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突出“面子”和“里子”并重,深入開展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實施縣城“精修細補十項民生工程”,大力推進城市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務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100個以上,實施729個重要城市易澇點整治,改造棚戶區(城市危舊房)1.1萬套(間),加裝既有住宅電梯4000部。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抓好保障性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危舊房改住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建設。推進完整社區、“一老一幼”設施、排水防澇等一批項目。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布局。更新改造燃氣管道等,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不斷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和綜合承載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一體推進城市體檢與城市更新,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力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68%,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80%。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完成燃氣、供排水等地下管網新建改造3500公里。加快推進“三大工程”,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4萬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3萬戶以上。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8.58萬戶,建設改造城鎮地下管網2400公里。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啟動實施保障性住房3600套,實施城中村改造2萬戶,加快“平急兩用”項目建設。做實項目謀劃儲備和要素保障。
近來,“數字化轉型”成了一個高頻詞,且熱度不斷在增高。業內許多人士都在談論這個話題,大有誰不談“數字化轉型”誰就是個“落伍者”之狀。為便于在相同語境下討論問題,今天我也湊個熱鬧,以“數字化轉型”為題,談一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