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熱點?|?國務院印發重磅計劃!建筑業未來五年大勢明朗,工程人來活了!
導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
- 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 健全城市規劃體系,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集約緊湊布局。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 推動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
日前,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國發〔2024〕17號)。《行動計劃》提出4項重大行動、19項重點任務及有關政策措施,其中與建筑業相關的如下:
總體要求
經過5年的努力,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渠道進一步暢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協調推進潛力地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明顯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現代化都市圈,城市安全韌性短板得到有效補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重點任務
1.提升城際通勤效率。
- 充分利用干線鐵路提供城際列車服務,優先利用既有線網資源開行市域(郊)列車,沿通勤客流主廊道有序新建市域(郊)鐵路,推動小編組、公交化運營。
- 探索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向周邊城鎮延伸,鼓勵采用大站直達等停靠方式。
- 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實現“零距離”換乘和一體化服務。
- 加快建設都市圈公路環線通道,全面暢通都市圈內各類未貫通公路和瓶頸路段。
- 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定位,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非核心功能。周邊中小城市要發揮比較優勢、主動承接功能轉移。
- 加強都市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展,圍繞產業升級主攻方向,共建一批高水平創新聯合體、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中試孵化基地。
- 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加快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享項目信息、互認經營主體、互通電子服務。
4.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二)政策措施
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一)發展方向
(二)重點任務
1.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 以水電路氣信郵、供熱、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類等配套設施更新及小區內公共部位維修為重點,扎實推進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有序實施城鎮房屋建筑更新改造和加固工程。
- 因地制宜實施小區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建筑節能改造等。
- 以“一老一小”人群需求為重點,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提高社區公共服務水平。
2.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
-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加快解決工薪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穩定工薪收入群體住房預期。
- 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多種方式,推進城中村改造,切實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態環境。
- 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超大特大城市轄區內的山區縣(區),打造一批具有隔離功能的旅游居住設施,升級一批醫療應急服務點,新建或改擴建一批城郊大倉基地,提升城市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
3.加強城市洪澇治理
- 加快構建“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加強雨水管網和泵站建設改造,開展排澇通道系統整治,穩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海綿城市建設。
- 按時全面完成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和吉林、黑龍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體系化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4.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
- 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
- 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推動完善城市燃氣、供熱等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深入開展城市管道和設施普查,有序改造材質落后、使用年限較長、不符合標準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和設施,加快消除安全隱患,同步加強物聯感知設施部署和聯網監測。
- 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和管網互通。
- 強化城市道路交通運行基礎,構建級配合理、功能完善、順暢通達的路網體系。
推進綠色智慧城市建設
- 加快建立地級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廣綠色建材、清潔取暖和分布式光伏應用。
- 加快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推動公共停車場、具備條件的加油(氣)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建快充、換電和加氫設施,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
- 積極推進“千兆城市”建設,加快實現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城區連續覆蓋和重點場所深度覆蓋,推動北斗應用融入城市建設管理。
- 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三)政策措施
- 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 推動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
- 加大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澇、超大特大城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的支持力度。
- 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項目予以積極支持。
-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項目。
- 采取特許經營模式,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
- 有效發揮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作用。
- 支持符合條件的城市更新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 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減免政策。
- 研究完善城市更新的土地和規劃政策,允許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
編者注:
住建部此前多次發布消息,大批城市更新項目將上馬:
2024年2月1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重要消息:未來,我國將每年改造10萬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線。
2024年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今年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建設一批完整的社區,今年再改造10萬公里以上地下管網,地下管網即是城市建設的里子工程,更是良心工程。
2024年5月31日,住建部、財政部聯合發布《2024年城市更新行動評審結果公示》。
從2024年起,中央財政支持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開展了競爭性評審,首批擬支持的15個城市為(按行政區劃排序):石家莊、太原、沈陽、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島、武漢、東莞、重慶、成都、西安。
(一)發展方向
以冀中南、皖北、魯西南、豫東南、湘西南、粵西、川東等城鎮化潛力較大的集中片區為重點,兼顧其他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縣(市、區),在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方面加快突破,構建產業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
(二)重點任務
1.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 推動有條件省份培育發展省域副中心城市,有效分擔省會城市非核心功能。
- 推動節點城市提升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強高等院校和高水平三級醫院規劃布局,輻射帶動市域人口集聚。
-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補齊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等重點任務,,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
- 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三)政策措施
- 支持在潛力地區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綜合運用增減掛鉤等政策工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支持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重點項目建設。
- 鼓勵將潛力地區建設項目按程序納入省級重大項目清單,探索對產業鏈關聯項目涉及的多宗土地實行整體供應。
2.加強資金多元投入保障
- 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支持潛力地區園區設施、職業教育、市政設施等建設,設置專門額度支持產糧大縣基礎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 完善中央財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省級財政可統籌相關資金支持潛力地區發展建設。
- 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作用,支持潛力地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項目建設。
(一)重點任務
- 全面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2.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
- 加大農業轉移人口經濟可承受的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 在具備條件的城市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二)政策措施
1.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
- 落實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向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較多城市傾斜政策,發揮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對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城市的支持作用。
- 建立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協調機制,合理安排人口凈流入城市義務教育校舍、保障性住房等用地指標。
近來,“數字化轉型”成了一個高頻詞,且熱度不斷在增高。業內許多人士都在談論這個話題,大有誰不談“數字化轉型”誰就是個“落伍者”之狀。為便于在相同語境下討論問題,今天我也湊個熱鬧,以“數字化轉型”為題,談一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