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統對于企業的價值
信息化是為誰服務?
信息化是為企業管理者服務的。信息化為管理者提供了決策分析的依據,支持和監控經營目標的實現過程,使管理者對公司業務推進進展一目了然,實現更迅捷和更準確的經營決策。沒有信息化之前,管理者掌握著 20% 的信息,卻要做 80% 的決策,而執行層員工盡管掌握 80% 的信息,要做的只有 20% 的決策,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沒有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是“盲人摸象”
沒有信息化的企業,由于管理者缺乏必要的數據信息,在決策時只能憑經驗拍腦袋、在審批時也不知是否該簽字,而且由于沒有數據作為基礎,管理者與執行層的溝通也會變的十分吃力,很大的時間成本都消耗在了企業內部的低效溝通過程中。而信息化系統則可以作為管理者的參謀,幫助其提升管理效率。
信息化系統幫助企業“修復破窗”
管理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破窗效應”,指的是當一幢大樓的一扇窗戶被人打破了,如果這幢大樓沒有管理者去制止、處理打破窗戶的人,也沒有去修復破損的窗戶,接下來會發現會有第二塊、第三塊的窗戶會被打破,如果接下來還是沒有管理的動作,就會發生越來越多窗戶會被打破。這種現象不僅在社會中經常出現,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也不例外,當企業出現很多內在問題而管理者未能及時發現并解決時,長此以往一定會危害企業的正常經營,而信息化系統能夠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通知企業管理者,進而將問題及時解決。
如何實現企業信息化?
信息技術始于戰略而非系統: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早年服役于美陸軍情報部隊,所以他對“信息”格外敏感和重視。早在 1969 年沃爾瑪就開始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現在,沃爾瑪可以用 1 小時實現全球 4000 多家門店的商品庫存、上架、銷售量的清點。如此迅速的反應機制,是任何一家超大規模的企業都望塵莫及的。
沃爾瑪零售業的經營與戰略很好地互相結合整合,使我們看到信息技術始于戰略而非系統。只有明白信息技術為企業業務所帶來的影響,并依此做出決策,才能產生最佳方案。而如果僅僅注重系統的開發、維護,卻不注重其與經營戰略的結合,是一種本末倒置。
因此,企業想要順利實現信息化轉型,必須首先在經營策略中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再選擇能夠將理念實施的信息化系統,才能最大化的享受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價值提升。一個合格的信息化系統可以使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經營經驗得以固化、沉淀,使職能和責任分得更清、更細。
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是投資,花錢獲得管理績效和財務績效;信息化更是能力構建,花錢獲取核心競爭力。
近來,“數字化轉型”成了一個高頻詞,且熱度不斷在增高。業內許多人士都在談論這個話題,大有誰不談“數字化轉型”誰就是個“落伍者”之狀。為便于在相同語境下討論問題,今天我也湊個熱鬧,以“數字化轉型”為題,談一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