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政策?|?工信部:著眼“十五五”謀劃一批重大投資項目!
近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會上介紹,2024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信部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出臺《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下一步,工信部將聚力推動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著眼“十五五”謀劃推出一批重大投資項目,抓緊修訂出臺《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
2024年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加大助企幫扶力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介紹,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決扛牢實現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重大裝備有突破,C919累計交付16架,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點火成功,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實現全船貫通;基礎領域有突破,全球首臺25兆瓦級風電主軸軸承和齒輪箱軸承、全球最大打樁船主油缸等成功下線,高鐵、核電裝備用高性能緊固件開發及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堅持“適度超前”,在城市發展千兆光網,在鄉村和偏遠地區擴大網絡覆蓋,累計建設5G基站425萬個,5G網絡不斷向農村地區延伸。融合應用深度拓展,5G已融入80個國民經濟大類。“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數超1.7萬個,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
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出臺《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現行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超2.5萬億元。上線中小企業服務網,累計為70余萬家中小企業免費提供各類服務。加快優質企業培育,實施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46萬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57家,專注主業、聚力創新、梯次成長的培育體系基本形成。
將聚力推動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
著眼“十五五”謀劃推出一批重大投資項目
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聚力推動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向好。
一是抓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增長。啟動實施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把這些行業規模大、關聯廣、帶動強的效應充分釋放出來。
二是抓有效需求擴大。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工作方案,加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著眼“十五五”謀劃推出一批重大投資項目。
三是抓發展環境優化。工信部堅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產融合作,進一步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和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的作用。實施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推動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關措施,合理降低制造業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配合有關部門,推動市場化兼并重組,支持優質企業做強做大。
此外,工信部將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抓緊修訂出臺《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2025年再支持30個以上試點城市,新認定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研究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積極培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優質高效服務,助力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近來,“數字化轉型”成了一個高頻詞,且熱度不斷在增高。業內許多人士都在談論這個話題,大有誰不談“數字化轉型”誰就是個“落伍者”之狀。為便于在相同語境下討論問題,今天我也湊個熱鬧,以“數字化轉型”為題,談一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